外籍人士在中国「六年规则」下的战略性税务规划

对于那些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往返生活的人而言,要弄清楚中国的税务格局可能相当复杂。「六年规则」是中国《个人所得税法》(Individual Income Tax,简称 IIT)中确定外籍个人何时开始承担全球征税义务的一项关键法规。

作者: Triide  | 2024-08-21 | 洞察

本文将深入探讨「六年规则」、其对中国税务居民身份认定的影响,以及外籍人士如何通过精心规划来优化自身的税务负担。

 

背景

 

中国的「六年规则」是《个人所得税法》的核心组成部分,该法规定了外籍人士和外国国民的税务居民身份及义务。这一规则源自一系列旨在推动中国税制现代化的立法改革,首先是对《个人所得税法》的修订,随后颁布了详细的实施细则。

 

这些细则正式确立了税务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,引入了「六年规则」,并于 2019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。因此,2024 年将是外籍人士若符合居民身份认定标准,可能首次需要就其全球收入纳税的一年。

 

中国的 6 年规则

 

要成为「六年规则」下的税务居民,个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:

  • 183 天要求:个人在连续的六年中,每年都必须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满 183 天或以上。在中国境内停留的天数以个人实际在境内停留满 24 小时为一天计算。

  • 连续年限:这六年必须是连续的。然而,如果个人在六年中的任何一年内单次离开中国超过 30 天,则计数将重置,该个人将不会成为税务居民。

     

六年规则」是决定外籍人士在中国税务义务的关键因素。一旦达到门槛,其影响将超出中国境内所得的范畴,包括其全球收入。

 

外籍人士的战略性税务规划

 

六年规则的重置机制

 

该规则提供了重置六年计数的机会,使外籍人士能够战略性地管理其税务居民身份。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:

  • 在任何壹个自然年内,在中国境内停留不满183天。

  • 在任何壹个自然年内,单次离开中国超过 30 天。

 

通过利用这些重置机制,外籍人士可以更好地控制其税务居民身份,并可能减少在中国面临全球所得税收的风险。

 

优化税务负担的建议

 

1. 战略性规划长期离境

战略性地安排在中国境外的假期或工作任务——无论是在某一年内停留少于 183 天,还是离开中国超过 30 天——都可以有效地重置六年期限,为你的税务义务提供灵活性。

 

2. 善用税务豁免

符合中国税务居民身份认定标准的外国国民有两个宝贵的选择。根据 2023 年更新的中国《个人所得税法》指南,外籍人士可以选择个人所得税的专项附加扣除,或者继续享受传统的免税福利,如住房补贴、语言课程费用和子女教育费用等。这些原本计划于 2023 年底结束的豁免政策,已延长至 2027 年底,为希望减轻税务负担的外籍人士提供了持续的纾困。

 

3. 咨询专业税务顾问

中国的税务环境,尤其是「六年规则」的复杂性,可能难以应对。专业人士可以为你提供指导,帮助你利用豁免政策和其他可用福利来降低整体税务负担。